全國服務熱線
0769-88558384

153-3803-1685

當前位置: 主頁 > 技術專區 >纖維磨纖與打纖應用技術

技術專區

磨漿後漿料出現漿疙瘩常見解決方法
時間: 2025-06-19  來源: 廣東弗艾博纖維技術研究有限公司   作者: 小編

在造紙實驗室磨漿後漿料出現漿點(也稱爲漿疙瘩、纖維束、未疏解點)是常見問題,原因通常涉及磨漿過程本身、原料准備、設備狀態或操作細節。如何診斷和解決:

 

1仔細觀察漿點:

1是堅硬的纖維束?還是松散的絮聚團?

2用手指撚開或在水中攪拌能否輕易分散?能分散的可能更多是絮聚或輕度疏解不足;3難以分散的則可能是嚴重疏解不足或含雜質。

4漿點中是否含有明顯雜質(如樹皮、塑料)?

 

2回溯操作流程:

1重點檢查幹漿板疏解: 這是實驗室最容易出問題的環節。確保使用標准疏解機,嚴格按照標准方法(如TAPPI T 200ISO 5263)進行足夠時間(通常6000-9000轉)的徹底疏解。2疏解後漿料應無肉眼可見漿點在疏解後、磨漿前取少量漿料稀釋觀察,確認是否已完全疏解。

 

3檢查磨漿參數: 記錄並檢查磨漿濃度、磨盤間隙(或設定功率/壓力)、通過量、磨漿時間/次數、磨漿前後打漿度(°SR)變化。

4檢查水質: 了解實驗室水源情況(是否硬水?)。

5檢查設備清潔度: 徹底清洗所有接觸漿料的設備。

6檢查化學添加: 如有添加化學品,確認添加點、混合方式、濃度是否合適。

 

3針對性調整:

1加強疏解: 延長疏解時間,確保疏解機狀態良好。

2提高磨漿濃度: 嘗試將磨漿濃度提高到4-6%甚至更高(根據設備允許範圍)。這是解決磨漿產生漿點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3增加磨漿強度: 適當減小磨盤間隙、降低通過量(增加停留時間)、提高磨漿壓力(如果可調)。

4增加磨漿次數: 讓漿料多次通過磨漿機。

5檢查/更換磨片: 確保磨片適用于實驗目的且未過度磨損。

6改善纖維潤脹: 使用溫水浸泡漿板或調節漿料溫度。

7處理水質: 如懷疑硬水問題,可使用去離子水或軟化水,或添加螯合劑(如DTPA)。

8優化化學添加: 調整化學品添加點至磨漿後,確保充分稀釋和混合。

9加強混合與攪拌: 在漿料轉移、儲存和取樣過程中保持適度攪拌,防止絮聚。盡快進行後續實驗(如抄片)。

10徹底清潔: 實驗前後務必徹底清洗所有設備。

 

總結:

實驗室磨漿後出現漿點,首要懷疑對象是幹漿板疏解不徹底和磨漿濃度過低。務必嚴格按照標准方法進行疏解,並嘗試提高磨漿濃度。其次,檢查磨漿參數是否足夠(間隙、壓力、通過量),磨片狀態以及設備清潔度。通過系統性地回溯操作步驟和參數,通常能找到問題根源並進行有效解決。


友情链接:艺术纸及特种纸 | 妙元素 | 有机肥设备 |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 | 甘肃陇神戎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无尘车间 | 木材粉碎机 | 空气过滤器 | 精密齿轮齿条 | 甘肃维捷尔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