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標准修改采用ISO 5269-1:2005《紙漿 物理試驗用實驗室紙頁的制備 第1部分:常規紙頁成型器法》(英文版)。本標准規定了采用常規紙頁成型器來制備用于物理試驗的實驗室紙頁.以便評價紙漿的有關性質。本標准適用于大部分種類的紙漿。
本標准等效采用ISO 5264/2-1979《紙漿實驗室打漿一第二部分:PFI 磨方法》。本標准規定了采用PFI磨進行實驗室打漿的方法。本標准原則上適用于各種漿種,但在實際使用中對于某些纖維特別長的漿種,如棉短絨漿,效果可能不佳。
本標准是對GB/T 4688-1984《紙與紙板纖維組成測定方法》的修訂。本標准等效采用ISO 9184-1:1990、ISO 9184-2: 1990、ISO 9184- 3: 1990、ISO 9184-4: 1990、ISO 9184-5:1990全部條款。
本標准適用于各種造紙原料纖維長度的測定。小于0. 2 mm的纖維碎片及雜細胞,在本標准中不認爲是纖維,在測量及統計結果時不包括進去。
本標准修改采用了ISO 287:1985《紙和紙板水 分的測定烘幹 法》和ISO 638 :1978《紙漿絕幹物含量的測定》。本標准與ISO 287 :1985 ISO 638:1978的差異見附錄R.本標准是對GB/T 462--2003《紙和紙板水分的測定》、GB/T 741--2003《紙漿分析試樣水分的測定》的整合修訂。本標准同時代替GB/T 462--2003、GB/T 741- 2003。
本標准是對GB/T 8940. 2—1988《紙漿白度測定法》的修訂。本標准等效采用ISO 3688:1999《紙漿亮度(白度)試樣的制備》。本標准與GB/T 8940.2--1988的不同之處是該標准只規定紙漿亮度(白度)試樣的制備,亮度(白度)的測定歸入GB/T 7974-2002《紙、紙板和紙漿亮度(白度)的測定(漫射/垂直法)》中。
本標准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准代替FZ/T 25002. 5- 2000《底網造紙毛毯》,本標准規定了底網造紙毛毯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包裝、標志及運輸、貯存等技術特征。本標准適用于底網造紙毛毯的品質鑒定。
本標准規定了用符合標准要求的零距抗張強度試驗儀測定零距抗張強度的方法。本標准適用于所有紙漿和紙。引用標准:GB 450、GB 465. 2、GB 7981、GB 10739
GBT 24326 紙漿 物理試驗用實驗室紙頁的制備 快速凱塞法
本標准修改采用ISO 5269 2:2004《紙漿 物理試驗用實驗室紙頁的制備 第2部分:快速凱塞法》(英文版)。本標准與ISO 5269 2:2004相比,主要差異如下:——增加了 GB/T 24325《紙漿 實驗室打漿 瓦利(Valley)打漿機法》.並用GB/T 24325代替ISO 5264-1:1979.MOD:
本標准修改采用國際標准ISO 5351-1:1981(1991年確認)《纖維素在稀釋溶液中——特性粘度值的測定——第1部分:銅乙二胺(CED)溶液法》(英文版)中的方案B。本標准在技術內容上與ISO 5351-1中的方案B基本相同,僅作了一些編輯性修改。